教孩子做“望远镜”
适合学前和1、2年级孩子的小手工。
自然环境(树林、草地、街心花园)是孩子学习的天然课堂。自然中的种种形状、颜色锻炼孩子使用眼睛和双手的能力;刺激听力、味觉和嗅觉的发育。这个小手工帮助孩子锻炼使用双手能力、观察力和注意力。
材料:厕纸的纸筒、两张白纸、彩笔、胶带、绳子和剪刀
做法:
1:孩子在白纸上自由画画,使用些盆栽花草引导他们画下自然的形状和颜色
2:把画纸糊在纸筒上,剪裁多余的部分
3:把两个纸筒用胶带粘在一起,变成望远镜
4:给望远镜穿上绳子,绳子的长短要能够挂在脖子上
制作过程如图:
这个帅哥用的是“单筒”,注意他脖子上挂的
关键:做望远镜的目的是使用;在使用的过程中孩子和自然/人工形状联系建立起来。为什么要用望远镜?望远镜帮助集中视力,减少干扰,锻炼观察力。最z重要是好玩儿。
怎么用:
找一个自然环境(树、灌木、花草)和人工环境(建筑物等)的场所,辨认看到的形状。引导问题:看那!我看到一个......像....形状!你看到了吗?谁能找到三角形/圆形/长方形?那棵大松树的树顶像什么?小花有几个圆形?
安全:做活动之前要踩点,熟悉环境,避免危险(深渠、陡坡......);合适的衣物;教孩子户外纪律(课堂纪律也适用于户外)
我的感受:以前教孩子认植物我总爱讲这个叫......名字,那个叫.....名字,这种方法是输入信息。输入信息对成人是管用的,但是幼儿的大脑和双手在发育中,他们学习世界的方法是通过感官直接去感受,在他们的世界里一朵花是红色的,是圆形的。这朵花可能叫蔷薇什么的,但是“蔷薇”这个名字对孩子是没有意义的。先熟悉花的颜色、形状、和味道,再尝尝花瓣是什么味道,可能是苦的,也可能是甜的,孩子是要通过这些直接的体验去学习世界。当一个孩子有了这些体验后,他/她和自然的一部分(这朵花)的联系就建立起来了。有了这种联系,他/她会关心。幼儿的环境教育要注重在自然环境里的直接感受。
Author:
曹倩,环境教育工作者,福特奖学金2009年入选者,
美国安提亚克大学环境教育硕士研究生。
青海西宁人。爱猫,爱自然,青海湖边一朵小野花。
联系方式:qcao@antioch.edu